担子菌是真菌中最高等的一类,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共发现22 500余种,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与人类的生活发生着密切的关系。有些担子菌寄生在植物上,能造成植物病害.如锈菌和多孔茵;另一些担子菌则是美味佳肴,如各种食用蘑菇,少数担子菌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。
桑黄即鲍氏层孔菌,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抗肿瘤药用真菌,该菌在我国中南地区通常生长在桑属植物上,且其子实体为黄褐色故俗称桑黄。
桑黄属担子菌门, 层菌纲, 非褶菌目, 多孔菌科的药用真菌, 其药用最早记载于《本草纲目》 中, 是目前国际公认的生物抗癌物质中有效率排在第一位的药用真菌。
国外研究人员温克等比较了桑黄等四种真菌提取物的抗肿瘤活性,它们分别为,桑黄、姬松茸、灵芝等,均为多糖活性较好的真菌。研究发现,在真菌提取物中,从桑黄中提取的多糖抗肿瘤效果最好,抑瘤率达43.09%,有较好的抑瘤作用。
桑黄菌是一类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十分珍贵的大型真菌。在中国,桑黄菌的使用从汉朝起至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。中国最早的本草学著作《神农本草经》就已经有了“桑寄生”的药用功效记载;《本草纲目》记载桑黄菌能“利五脏、宣肠胃气,排毒气”。民间则认为桑黄菌可以提高肝脏机能,对治疗肝硬化有很好的效果。